首页 一百五十九.抱大腿当然要 下章
  敦煌城随着大批内陆来的豪强商旅的到来变得热闹非常,原本敦煌作为东西方贸易的咽喉应该非常繁华,只不过过去帝国始终没有太过重视这处边陲之地,再加上孝桓皇帝年间羌人作,才导致敦煌城内虽然住着不少财力雄厚的商人,可是却并没有像内陆的大城那般繁华,虽然建宁元年以后,羌平定,刘宏又比较重视河西四郡,不过当时整个帝国的重心都在内部的人口问题上,所以敦煌尽管这七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就是这两年里发展得比较快而已,不过现在随着西域直道计划的展开,整个河西四郡和凉州都将得到朝廷的政策支持,敦煌成为真正繁华的大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此时帝国一直都在进行的大运河的开挖也已经工程过了大半,接着开挖北方段和南方段,原本中原严重的民问题已经被彻底解决,至少按照目前土地兼并的速度,就算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三十年内刘宏不必为此而烦恼,而这三十年时间足够他完成对帝国农业的改造,将原本的纯农耕改为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

 在送走车师使团以后,刘宏将自己的行辕从军营搬到了郡守府,他要在三个月里为河西四郡和凉州以及整个山西地区打下发展的基础,还都长安是他后必行之事,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历代王朝,除了明清以外,基本上京师所在,便是整个帝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居住了大量的人口,而宋朝以前,王朝定都多为长安雒,虽然秦汉,隋唐都使得关中地区富甲天下,可是过度的开发再加上安史之以后胡人对关中以及河东的破坏使得这些地区再也没有恢复元气。成了贫困之地,现在因为他的出现,整个历史走向已经发生了改变,可是他还是要为整个帝国的长远发展而考虑,虽然历史因他而改变,但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气候。

 刘宏之所以不想太快还都雒,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其实他最大的考虑是黄河问题,还都长安,必然会使光武中兴以后帝国东移的经济重心重新回到关中,而伴随一起地必然是人口的大量增加,即使他已经在帝国推行农牧轮作的大庄园经济模式,可是还是会导致黄河沿岸的水土失,帝国在光武中兴前后就曾数度出现过大问题。后来因为羌人的叛,导致整个关中地区人口锐减,才让黄河重新水清。他登基以后,虽然在平定羌人的叛以后,迁入了不少民和原本关中逃逸地士绅,但关中的人口一直都只是维持在正常的水准,而对羌人实行同化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也是因为羌人放牧而不耕种土地,有益于关中地区的水土保持。郡守府内,从金城郡赶来的司马防,杨彪。荀等一干龙渊阁的幕僚此时都是看着桌子上‮大巨‬的地理沙盘,思索着天子提出的整个计划,和军用地沙盘不同,他们眼前的沙盘是这七年来行走在帝国各地的太学生,各地方郡县地士人以及各折冲府的参谋们搜集的各种山川地形的资料汇总以后制作的沙盘,刘宏从雒出发时,让人带了制作沙盘的副本地图,敦煌城里的工匠和征募的士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重新复制出来地。

 虽然这个沙盘对于司马防等人来说已经是非常精致了,不过在刘宏眼中却还远远未达到他的要求。南方地区都是大片的空白,不过好在中原,北方以及西部地区已经非常准确,并不妨碍到他的使用。

 “大运河再有三年时间,就可以全线开通,当然有的河段还需要近一步开挖,不过帝国南北的交通将变得更为快捷。”刘宏用一刻着龙纹的鎏金指挥朝沙盘上从南到北,横贯大半个帝国的大运河一比后道,这是他即位以后帝国最大的一项全国工程。如今很快就要完成。让他不有种很充实地足感,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帝国将在黄巾起义后陷入长达六百年的混乱,最辉煌的古典时代被终结,直到隋唐,这条影响中国千余年的大运河才会被修建,可是现在他却提前诞生了,整个唐朝的峰值人口只有四千五百余万,而且安史之后就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直到宋朝以后,才让这条大运河发挥了它最大的效用,不过在他手里,这条大运河将提前八百年发挥它重要的作用。

 看着庞大地大运河,司马防等人都是知道这条关系着帝国国运之一地运河地位有多么重要,只有南北的交通变得更为快捷便利,帝国才能放心地开发整个南方,同时也能更好地沟通南北地经济。

 “陛下,大运河开通在即,您是否又有新地规划。”看到天子的目光落在整个西部地区,出身山西的杨彪接口问道,这一次天子御驾亲征本就被很多人认为是迁都的前兆,毕竟帝国今后的经略重点是西北,雒并不适合这个国策,而如今敦煌城内云集的各地豪强里,山西的豪强士族便占了近半,他们中未必个个都是看好西域直道计划而来,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想来试探天子对还都长安的态度。

 司马防皱了皱眉,虽然他知道还都长安是后必行之举,不过作为关东士人的一员,他心里始终都不是那么情愿,算起来帝国东西士人的矛盾虽然在天子的手段下趋于平衡,可始终都是山东出山西一头,可一旦还都长安,靠着地理上的优势,山西很快便会拉平这种差距,对不少山东的门阀世家来说,这不是他们愿意见到的事情。

 “这几年开挖大运河,除了那些安置的民以外,朕记得也培养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工程队伍吧?”司马防和杨彪的表情都一丝不差地落在了刘宏的眼里,不过他并不以为意,山西士族和山东士族的矛盾本就是他刻意平衡,从而扶植了中小地主出身的士族参与到帝国的政治中来,同时也是他的制衡之道。

 司马防很快想了起来,当初一开始修建大运河地时候,朝廷以五十年的河道收益,从大运河经过的地方豪强手里筹集了很大一批钱粮。用来安置以工代赈的民,虽然这些民后来大部分都安置到了南北两端的幽州,扬州等地,可还是有不少没有家室的人没有参加朝廷地迁移计划,而是一直领着工钱修建大运河,各河段加起来林林总总也有近二十万人。而且全都是些青壮,他本来正准备向天子提出这件事,毕竟大运河开通后如何安置这些人也是个问题,不过眼下看起来天子似乎是早有主意。

 “陛下是打算让这些人保留下来吗?”站在刘宏身边地荀开了口。作为心中后帝国地第一宰相头号人选。刘宏一直都对他大力培养。现在他地眼界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不错。大运河虽然开通。可是朕还有两个大地工程是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地。”看着身旁地荀。刘宏朝众人道。“一个自然是包括西域直道在内地帝国道路系统。还有一个则是帝国地水利系统。而黄河和淮河便是重中之重。”虽然黄河和淮河此时地问题并不算太严重。可是水灾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关中地区人口稠密以后。黄河必然会发生问题。在刘宏地所知里。西汉末年。黄河便已经时常为祸。后来王莽篡汉。帝国内战。人口大幅减少。再加上光武皇帝迁都雒。黄河水患才消失。不过当光武中兴以后。关中地区再次人口增多。水患就再次发生了。直到后来羌人为祸越烈。导致关中人口锐减。才使得黄河水患没有发生。建宁元年以来。尽管黄河没有发生过水灾。可是刘宏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不但在黄河上游沿岸没有开垦地土地限制汉人开荒。同时也对放牧地入籍羌人划定了游牧区域。

 听到刘宏忽然把问题引向了水利。司马防他们都是有些跟不住他地思维。不过他们都是帝国地精英人物。再加上几年前刘宏就曾经请太学里地学者为他们做过一次详细地解说。分析了地理。气候对帝国经济方面地影响。而且史记里太史公也曾发表过同样地意见。当时他们以为只要在黄河上游推进牧场制。保持水土就可以了。

 看着明白过来地司马防等人。刘宏将手里地指挥点向了黄河和整个凉州一带道。“朕打算在黄河边上开挖河道。对黄河进行分。从这里开始。引黄入晋。延长城经过并凉幽三州。最后入海。这样地话不但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以后黄河水患地问题。还可以改变凉州东北部。并州中部。河北以北地区缺水地状况。而且经过河水滋润。经地地方土地也会变得肥沃。最重要地是他可以改变整个北方地气候环境。”刘宏所说地计划是他当年在大学时研究黄河对中国历史地影响时。查阅资料所看到一份论文。由于上面治理黄河地观点新颖。引起了他地好奇心。最后拿着这份论文去请教了一下专门学水利地几位学者和教授。而这个论文里提到治理黄淮地计划虽然得到了肯定。不过在当时却是不可能实施地。因为涉及到黄河改道地区地人口太多。由于对这份论文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刘宏在重生以后。就将这份治理黄淮地论文和自己记得其他资料一起抄录了下来。等他登基以后。就将这份论文摘取了大体地纲要以后就交给了太学里地几个水利学者。因为时间跨越了千余年。他不能肯定这份论文所提出地治理方法一定适合。所以才交给太学里地学者去研究。并且出了不少经费让他们亲自去实地考察。他也是在御驾亲征前得到肯定地答复。这个对黄淮域地改造计划地确可行。不过细节部分却和他那份具体地记录里相差了不少。因此在大运河即将开通。西域地计划也有条不紊地开展地时间。刘宏决定将治理黄淮地工程推上程。毕竟黄淮水系早一改造好。就对帝国有莫大地好处。

 “至于淮河。其河并不高。只不过因为河道过窄才导致水灾。所以朕打算。将淮河经地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练成一片。同时拓宽高邮湖通往长江地河道。这样一来。淮河地问题也就解决了。”在司马防等人惊讶地目光中。刘宏说出了关于淮河地治理。其实在得知那个治理黄淮地后世方案是可行地以后。他就将这个黄淮地提前治理计划和大运河联系在了一起。只要完成这三个大工程。基本就可以杜绝后世地水患问题。

 “陛下。这两个工程恐怕哪一个都不下于大运河地规模。”杨彪第一个开了口。虽然他只是略懂水利。也知道天子所说地两个水利计划都和大运河一样。功在千秋。只不过一旦进行黄河地改道分工程。起码在这工程完工之前。天子是不可能还都长安地。

 “虽然规模大了些,不过并不是办不到。只不过这样一来,恐怕十年到十五年内帝国不能再起刀兵。”司马防很快就参照大运河的工程量,做出了估算。

 “鲜卑只是强弩之末,西域也不是问题,朕这接下来二十年,也只是希望能为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刘宏对司马防的估算做出了回应,他还年轻,再过二十年也正是壮年,对他来说这两个工程要在十年内完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他不像秦始皇,隋炀帝一样那么急噪,就不会对帝国造成半点影响,想想看隋炀帝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挖通了大运河,而大运河开通的时候,正是隋朝处于国力鼎盛的时期,之后三征高丽失败才是隋朝灭亡地主因,而和秦始皇相比,隋炀帝又算不了什么。秦始皇在统一之后的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几乎干了后代皇帝要几代才能干完的事情,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挖灵渠,修建全国驰道,修骊山墓,建阿房宫。有时候他都不敢想象秦始皇在世地时候是怎么驱使民力完成这些工程的。和他相比,只是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根本没法和他比。而他更是不值一提。

 听着刘宏的话,一众龙渊的幕僚也都是知道他的主意已定,也就是说帝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内政建设上去,而黄淮的改造计划便是重点。

 “朕要你们留在凉州,关门管黄河改道分的事情。”看着司马防等人,刘宏说出了他地打算,黄河的改道分计划最为优先,而这也是他给司马防他们最好的磨练,这个工程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经验,等黄淮的事情完了以后,就是他们摆幕僚‮份身‬,正式踏入帝国政坛的开始,刘宏希望能将司马防他们培养成精通政务的技术型官僚,可以是水利方面,也可以是经济方面,总之他们必须得学会些具体的东西。

 司马防等人听着天子话语里对他们委以重任的意思,都是振奋起来,虽然他们平时帮忙处理政务,算得上位卑权重,那么现在天子让他们独当一面,无疑就是对他们的承认。

 黄淮地计划庞大而惊人,绝不能草率行动,所以在大运河开通的三年时间里,被刘宏当做了给司马防他们进行实地考察和进行规划的时间,当然陪同他们一起的还有太学里的学者和专门的水利以及土木方面的太学生,只要他们的计划成,他就会下放权限给司马防他们,来进行这个大工程。

 司马防他们离去以后,刘宏一个人坐在了椅子中,长长舒了一口气,不得不说他的运气非常好,附身地原汉孝灵帝时代是整个帝国地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经历了数百年豪族政治地中华帝国处在了社会变革的关键点上,而他正是凭借着这一系列关键点上的动作扭转了帝国的国运,而这个时代,帝国周边也没有什么强大的外敌,只要把才刚兴盛的鲜卑消灭,他就可以安心地在帝国发展内政,只要实力到了,以后的势力扩张自然水到渠成,想到别的皇帝登基以后大多都是忙着给自己修建陵寝,营建宫室,刘宏就不由感叹不已,他有时候觉得自己这样活着很累,如果不是他知道以后的历史,没有那么沉重的枷锁,说不定他会过得更轻松惬意,不过这样的想法对刘宏来说也只是转瞬即逝而已,他是个喜欢挑战的人,看着自己理想中的宏伟帝国按照自己的意志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他就有一种异常的足感,足以让他忘了所有的辛苦。

 “陛下。”就在刘宏闭目养神的时候,屋外传来了赵云的声音,睁开眼,刘宏深了一口气后道“进来吧?有什么事。”

 “陛下,是几家商会前来参拜。”赵云看向天子,沉声答道,作为刘宏身边的贴身侍卫,他负责着天子的日常事务行程。

 “唔,知道了,让他们进来吧?”刘宏点了点头,赵云虽然算不上名将,可却是难得一见的拥有极好的政治眼光,而且他的性格够沉稳,正适合在他身边担任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侍从官职务。

 只是片刻之后,糜竺,甄逸他们这些帝国各州的商会会长就鱼贯而入,毕恭毕敬地向刘宏行了参拜之礼,现在他们都属于刘宏的利益集团之内,如今各州的大商会的会长全都是清一的帝国子爵,而商会里,刘宏名下的刘氏财阀更名为帝国商会以后,在各州商会都占据了三成到五成的份额,当然糜竺他们也都在帝国商会里有一定量的股份,虽然数目极小,可是帝国商会庞大的利润带给他们的回报却是‮大巨‬的,现在帝国商会和各州的大商会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帝国的经济。从财权,军权,人事权刘宏都已经做到了独裁的地步,可以说官僚系统只是他手中的工具而已,并不能对他造成威胁,而这也是他能放心地御驾亲征的基础,在细柳营,太学,军队,他是军人和学生眼中如神一般的存在,那些世家什么的根本玩不出什么花样,至于帝国商会,更是只有他一个人可以驾驭的组织,而且商会的成员里很多都是世家大族眼里并不待见的暴发户和靠钱买爵位的土包子,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在现在的帝国大半都只是些小户小姓而已,靠着世才发展起来,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些人会和那些世家大族有什么集。

 糜竺他们这次赶到敦煌来,主要还是为了讨好刘宏,作为帝国商会的一员,他们当然清楚这个天子是幕后主人的商会其势力有多么庞大,和天子相比,那些世家大族算什,这抱‮腿大‬当然要抱最的,所以听说西域的直道计划以后,他们便一直在筹集资金,一来继续讨好天子,二来了解内情的他们自然要好好分一杯羹,作为商人中的翘楚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眼光,可比那些世家大族强了不少。 M.EbdXs.CoM
上章 大汉之帝国再起 下章